0.1秒补扣绝杀快船,3秒三分终结雷霆——阿隆·戈登又一次用冷血一击将掘金从悬崖边拉了回来。
当他在西部半决赛G1顶着防守人投出那记三分时,整个篮球圈的热议声几乎淹没了屏幕。
“没有暂停,没有犹豫,接到威少传球就敢投,戈登这是要抢走约基奇的老大位置? ”一位球迷的评论瞬间被顶上热搜。
杨毅在赛后点评中的一句话,精准戳中了这场比赛的争议点:“约基奇是托底的人,但硬仗还得看戈登和威少。 ”
这句话立刻引发两极分化:有人质疑约基奇42分22篮板的“托底”是否被低估,也有人翻出数据——本赛季季后赛最后5分钟,戈登的投篮命中率高达61.3%。
而更耐人寻味的是威少的表现:14分10篮板6助攻的准三双背后,是他末节造成卡鲁索犯规的关键罚球,以及全场7次倒地拼抢的镜头。
“威少早不是巅峰期的MVP了,但他的斗志确实能传染全队。 ”一位资深球探在推特上写道。
这条动态下,点赞最高的一条回复是:“看看穆雷和克劳恩最后时刻的防守动作,简直像打了鸡血! ”
甚至连雷霆主帅戴格诺特都承认:“我们输在了经验,威少知道怎么在混乱中制造机会。”
苏群则犀利指出雷霆的致命失误:“领先3分还剩12秒,雷霆居然选择提前犯规送戈登上罚球线? ”
这个战术立刻被网友戏称为“点球失败案例教学”——戈登两罚全中后,雷霆新秀霍姆格伦竟在压力下两罚不中,反给掘金留下3秒绝杀时间。
有数据博主晒出对比:霍姆格伦常规赛罚球命中率79.1%,但季后赛关键时刻骤降至54.3%,评论区瞬间刷满“学费真贵”。
关于戈登的讨论更是炸开了锅。
NBA官方账号连夜发布视频:他本赛季两次绝杀全部来自空中作业,一次补扣,一次干拔三分。
有球迷调侃:“戈登当年扣篮大赛输给拉文,现在是要用绝杀大赛复仇吗? ”更有人翻出旧账:“当初魔术把他交易走时,肯定没想到他能练出三分。”
但争议声始终存在。
一位匿名西部球队助教接受采访时直言:“戈登绝杀当然厉害,但掘金前三节落后15分,约基奇一个人苦撑的时候,其他人在干嘛? ”
这条爆料被转载时,标题赫然写着:“约基奇带四个挂件打球? ”
支持者立刻甩出数据反驳:约基奇本场42分中有28分来自三秒区,而戈登和威少合计命中4记三分,“没外线火力,约基奇内线再强也得被包夹死。”
威少的精神属性成了另一大焦点。
Reddit上有帖子统计:本赛季威少出战的比赛,掘金末节逆转概率高达47%,而他缺席时仅有29%。
“你可以说他投篮铁,但不能否认他的能量值能拉满队友状态。”这条评论获得超过2万点赞。
不过反对者贴出扎心数据:威少本赛季年薪仅380万,但关键失误数排在联盟第12位,“性价比高不等于值得信赖。 ”
雷霆的年轻阵容同样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。
杰伦·威廉姆斯G17投5中的表现被做成了表情包,配文是:“说好的‘下一个哈登’呢? ”
而亚历山大空砍37分的新闻下,最高赞评论是:“SGA尽力了,队友CBA(指水平差距大)。 ”
有趣的是,雷霆球迷自发发起投票,81%的人认为“必须交易来老将”,霍姆格伦的票数垫底。
关于绝杀战术的讨论甚至惊动了退役球星。
皮尔斯在节目中质问:“最后一攻为什么是戈登而不是穆雷?”
名记Shams随即爆料:掘金原本计划由约基奇低位单打,但威少临时改变战术,“他看到戈登绕出了空位”。
这番话让威少再度陷入舆论漩涡——有人称他是“战术破坏者”,也有人赞叹“这才是老将的临场判断”。
杨毅对约基奇的评价同样引发连锁反应。
“基石型球员拿顶薪,杀手型球员拿冠军”,这条微博转发量突破3万次。
但ESPN专栏作家洛维提出反论:“约基奇过去三年季后赛末节场均9.2分,比戈登还高0.5分,凭什么说他打不了硬仗? ”
双方粉丝为此吵了整整8小时,直到有人贴出约基奇被三人包夹的视频才暂时休战。
苏群关于“系列赛可能打七场”的预测,则让博彩公司连夜调整赔率。
有玩家晒出下注单:押注雷霆G2赢球的金额24小时内暴涨400%。
而掘金随队记者爆料更衣室细节:戈登绝杀后,约基奇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“下次早点启动”,这句话被解读为“核心球员的微妙关系”。
比赛中的一个镜头意外走红:威少在暂停时捶胸怒吼,身后克劳恩的表情从迷茫到坚定的变化被做成动图。
心理学家受邀分析称:“领袖的肢体语言能直接激活队友的镜像神经元。 ”
这条学术向解析竟获得6万转发,评论区全是“难怪我打球时队友总骂我不够凶”。
最终,NBA官方发布的决胜时刻视频下,一条评论被顶到最前排:“戈登绝杀很帅,但威少传完球后立刻卡住亚当斯的动作更值得细品。 ”
这条评论下吵翻了天:有人说这是“冠军级篮球智商”,也有人嘲讽“小动作之王”;
而点赞最高的一条回复是:“管他黑猫白猫,能赢球的才是好猫——这句话威少十年前就懂了。 ”
